猫狸 MOC小品 《汽车碰撞实验室》—-论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
这首歌是1988年George 写给因车祸去世的女儿Jaime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祸总是无情的,可真爱却应该无价。别贪图一时的方便不系安全带,别省安全座椅的钱。一直以来,当孩子问为什么从他第一天坐车开始,我就要把他捆在安全座椅之中的时候,我都会摸着他的头说,因为爸爸妈妈爱你!



其实做这个作品是个巧合,一切真的都是巧合,这么贴近六一儿童节,而不知道为什么,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询问我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知识,但是咨询总归咨询,每年我都发现,其实很多人问完也就问完了,我说了的可能就是紧张那么一阵子,然后却总是不听。有的说儿童安全座椅太贵,有的说不经常坐,一次两次没必要买。所以,恰好孩子问我,为什么从小就被严格要求坐在那个又小又热的凳子上。寻思着给他说什么G重力一类的知识,估计也是白搭。恰好看到粤乐汇LUG组织了一个LEGO的MOC比赛。我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做一个可以让孩子在玩之中学会乘车安全的小作品。寓教于娱乐之中。所以这个Moc便成功立项了。首先声明,由于本人家里零件羞涩,外加新手渣技术,所以这个作品纯粹就是搞笑的。but后来我发现,不少朋友看过之后,还是有所震撼的。


实话说,MOC一个Lego的作品真的不是简单的活(对于我来说)。能到今天这版其实真的不容易,这已经是精装修的忘记第几版了。不过玩乐高真的就是一个瘾,你总想着如何才能更紧凑,如何才不会互相妨碍,如何放进去更多的功能项,再如何才能。。。。。算了,这些吹水话我自己都编不下去了。不过大家看看下一张第一版的衰样大家可能就会明白为啥说再旧的房子也架不住装修啊!

这些年总结出来,朋友多总是好事,一位LEGO 圈大咖一语惊醒梦中人,你的作品要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想表达啥才行。所以第一第二版果断联系拆迁办整改。

为了方便日后维修以及再装修,我将其作品设计成了3个互不干扰的独立模块。顶部控制室以及吊装复原区域为一个模块,碰撞线外加碰撞车辆台架整条为一个模块,底部一层机械以及维修区域为一整个模块,后期我将会考虑将其做成礼盒开启的模式,这样就更方便了孩子把玩了。

也许有人会说,真正的碰撞线怎么会有上下两层结构,这是因为本次比赛对于尺寸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刚刚好控制在16x16x16的规定尺寸之内,不要想着抓我小辫子说吊机超规格了,我量过尺寸的,统统可以收纳进去。其实对于Lego的作品来说,越小、越紧凑的结构越难做。

先来看控制区域的模块,嗯,为什么我会选用熊猫呢?珍贵啊,现在谁家孩子不是熊猫一般珍贵,除了我家。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多少抽抽乐小人(比赛除了尺寸规定以外,Lego人仔也被做了规定,必须是从2010年开始的第一季抽抽乐到2019年第十八季抽抽乐之中所出现的人仔)。



嗯,现在谁家没几块联动的大屏呢?颜色这么统一,一看就是用红蜘蛛校准过颜色的,金色钥匙意味着这里的数据高级机密。实际上,所有碰撞线实验室对于所测数据均是保密的,直到完成之后的公布阶段。




下面看看碰撞区域的独立模块,请忽视车标,整个碰撞可以证明Lego造的奔驰台车很结实,注意看两边做的掀开结构,这里有两个作用,放下时候可以正好形成一根轨道(原来采用1X10的薄板设计不够美观,改!),让碰撞车辆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的碰撞方向,而短侧则在碰撞之后可以放下,方便对于碰撞轨道的日常维护









开始进入下层结构分解了,熟悉Lego的朋友没看错,这是两节出自于绝版火箭发射场套装里面的火箭推进器,but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两节高能量的液压泵了,看到回流管以及黄色的液氮冷却罐了么?红色的那个可不是消防栓哈,自己去百度是啥,液压泵需要外部冷却的,所以各种冷却管缠身。


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把柱子先拆了,大家看看里面都有啥,一个上档次的Wordshop不能只有工具,必须要有备件,事实上,碰撞实验室之中,每个碰撞假人价值上百万元。所以每次碰撞之后,每一根肋骨上乃至头上的传感器都要进行校准,遇上撞烂的就要更换,所以我给准备了一堆备用手臂晾在架子上呢,其实我比较喜欢的是方便工作的各种瓶瓶罐罐,这个地方我改了很多次,为了可以方便取用最终选择Lego零件之中的折页零件,灭火栓纯粹因为实验室竣工的时候应对上级部门的消防检查啦。

来一张无码高清大图看看内部结构,维修台方便脚短的,比如熊猫够不着的时候放倒维修,这个可以旋转的维修台也弄了很久,因为尺寸控制,所以如何才能完成旋转以及倾斜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着实不好弄。

这里我要澄清一下,这个熊猫既不是我家孩子第一次看到时候,认为的保洁阿姨。也不是亿欧汽车的周老师私聊我所认为的是拿着风钻的牙医。他确确实实是个维修工,还是临时工没转正,让他修上百万的碰撞假人真心不放心,没辙技术活成本高啊!这也足以暗示着2010年开始的抽抽乐,我现在才开始收集的真实心情。


反面是这样的,说句题外话,其实忘记了一个细节,就是孩子建议在下层安装了吊灯的,只是还没时间拉电线,也忘记了拍照,所以这张应该命名为“论正确使用摄影柔光箱的重要性”。

最后要感谢所有实验室人员,不论死的活的都好,两个熊猫宝宝可惨了,多次碰撞以后,小尺寸备件没到,已经开始磨秃噜皮了。
这个作品其实做好有两周时间了。最终竣工测试验收良好,碰撞线经测试可以实际完美模拟不系安全带后,前排儿童的碰撞物理反应。这里要特别鸣谢我家孩子啊B,课余把自己珍藏的部分零件提供出来。可以说这个作品是我们父子一起完成的。至于为什么选择在今天发布这个推文。我也不知道,总觉得今天是个合适的日子。不养娃永远不知道父母恩。眨眼间六一又快到了,以往总觉得送礼物是一个很机械式的动作。但是今年我觉得,送啥给孩子都不如送一个关于乘车安全的小作品。所以今年我送给孩子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你们的呢?
Author Profile

Latest entries
套装评测2019.11.04拼出来的考古学“砖”业—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
套装评测2019.10.29让你的LEGO Ford Mustang跑起来
套装评测2019.09.30“砖”制的信仰 —首测LEGO 42110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
MOC佳作2019.05.20猫狸 MOC小品 《汽车碰撞实验室》—-论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