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来的考古学“砖”业—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
导言
儿子:爸爸,记者职业是你小时候的梦想么?
我:不是~
儿子:那么你小时候最想做什么?
我:考古学家~
儿子:为什么?
我:因为了解和回顾历史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儿子:我也想当考古学家,所以我今天拆了你那盒恐龙化石,好好考古了!
我:……

不怕贼知道就怕贼惦记
LEGO官方将这套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恐龙化石快递到家,估摸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了,原本打算在全球发售日之前完成这次评测,给孩子们一篇精心准备的自然博物考古学文章的。可是一直忙于出差采访,也无暇顾及。不过从玩具到家的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这小子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心中一直在惦记。从他每次经过的时候总是故意放慢脚步,下意识地多偷瞄几眼,到日常话题之中逐步增加的相关话题,再到那几本买了有段时间没动,最近却突然重新出现的关于恐龙的DK出版社书籍。一切的表象都太明显了,他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一个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拆了我LEGO而不被揍的借口而已。
什么是LEGO的IDEAS系列
与各种有着品牌IP如漫威、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系列,或是有着极其鲜明主题辨识度的如科技、城市、创造系列等相比。IDEAS系列可能是所有LEGO系列产品之中最为另类与特殊的一个分支了。该系列最早起源于2008年乐高集团与日本CUUSOO公司的合作社区项目,旨在鼓励LEGO玩家发挥想象,跳出LEGO官方套装的框架之外,设计自己的原创作品,作者可以将作品发布至社区之中,接受来自于全球玩家的投票评选,最终胜出的作品将会由官方设计师进一步改良完善,成为官方套装上市发售。可以说,与传统官方套装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个系列产品的设计起源并不是官方设计师,而是来自于全球民间玩家的MOC(My Own Creation)作品创意,高手在民间,正如其系列名所述“IDEAS”,这完全是属于LEGO玩家自己的构思与想法。从2008年出现到2014年改名为LEGO IDEAS再到现在,已经发布了28款作品,题材包罗万有,但通常都能勾起一整代人的深刻回忆,所以这里面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场景或者载具如LEGO 21103《回到未来》、LEGO 21108 《捉鬼敢死队》、LEGO 21302《生活大爆炸》以及LEGO 21303 《机器人总动员》,而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恐龙化石套装正是这第28套。也是除了LEGO 21301 Birds套装之后,第二套与自然博物学相关的套装。
作者背后的故事
任何IDEAS套装背后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故事。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的作者也并不例外。原作品提交者是来自于法国的乔纳森·布鲁恩(Jonathan Brunn),在全球票选最终认定为获胜者之后,LEGO集团委派乐高设计师尼尔斯·米兰·佩德森(Niels Milan Pedersen)将其改造为可供实际生产发售的官方套装。
原作者乔纳森·布鲁恩(Jonathan Brunn)来自于法国南部山区和大海之间一个小村庄,目前为创意公司供职图形和网页设计师。这个自称“science geek”的30岁玩家有着许多的爱好,当然第一个属于LEGO,特别是NASA和太空相关的乐高玩具,同时他也是一个恐龙狂热爱好者,特别喜欢在家附近的山脉之中寻找化石,对一切与恐龙相关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许多人一样,LEGO始于乔纳森的童年,自从继承了他哥哥的LEGO积木以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购买,期望能收集并拥有所有与NASA相关的套装。这次投稿IDEAS是为了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认为恐龙属于曾经活着的动物,如何用积木去搭建其身体部位是这个套装最具挑战的一面。

至于LEGO为原设计者方案提供改造的官方设计师则是著名的尼尔斯·米兰·佩德森(Niels Milan Pedersen)。同样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作为LEGO设计部门里唯一可以手动建模而不是通过计算机和技术辅助工具建模的人,58岁的尼尔斯就住在丹麦比隆附近,从事LEGO设计工作已经有38年的历史了。更为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尼尔斯还有15年的考古工作经验,同样着迷与古生物,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只可惜当时丹麦还没有类似的大学学科,但并不妨碍尼尔斯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他的另外一个强项就是可以手工制造各种古生物头骨。所以对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特别是各种古生物以及动物,尼尔斯都能随便聊上数个小时不重样,估计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这套ideas套装的官方改造重任,落在了尼尔斯的肩上。

成为恐龙考古学“砖”家
从原作者提交LEGO Ideas项目后投票开始,我就十分关注这套作品,并且也投下了属于自己支持的一票,尽管最终的套装与原来项目大相径庭,特别是使用了白色零件取代原作者的棕褐色配色,并且原本不少的科技零件也被替换成普通基础零件,但这无碍于我对于最终这套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恐龙化石套装的喜爱。可以说如果你跟我一样,家里恰好也有着同样好奇的孩子,那么这个套装绝对是为恐龙爱好者们所准备的,寓教于乐的上佳恐龙考古学教具。

910个砖块, 1:32的比例,精细构建出无齿翼龙(Pteranodon)、三角龙(Triceratops)、以及霸王龙(T. Rex)三个精细的恐龙化石骨骼。在经过LEGO官方设计师精心改良之后,套装设定似乎更有意思,全套化石骨骼被虚拟为一个古代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恐龙陈列厅,每一具完成之后的恐龙化石模型均可以调整为逼真的姿态,而且还自带具名的展示底座,不论是混搭还是单独陈列都绝对是引人注目的摆设。此外套装还附送了一个“LEGO智人”的小人和一个考古学家小人,外带一大堆考古用品。这让我想起了在中国脍炙人口的一句:“3:1:1”哈哈。其实单说明书就已经极具收藏价值,不但有对于二位作者的访谈,更为重要的是包含了有关霸王龙,三角龙和翼龙的有趣事情。下面让我们一个个来从考古学还原一下这几个有意思的恐龙化石骨骼模型。

开讲前的小知识
大众口中常说的“恐龙”一词是恐龙总目(学名:Dinosauria)的通称,包括了已灭绝的非鸟型恐龙(英语:Non-avian dinosaurs,又称非鸟恐龙)及现生的鸟型恐龙(英语:Avian dinosaurs,即鸟类),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5千万年之久。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龙、蛇颈龙、沧龙、鱼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严谨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原本恐龙被认为是和蜥蜴相近的物种,这点从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正式提出恐龙(Dinosauria)一词可以得到印证,Dinosauria一词衍化自古希腊文,δεινός/deinos意为“恐怖的”或“极其巨大的”,σαύρα/sauros意为“蜥蜴”。中文的恐龙一词,则源自日本对Dinosauria一词的翻译“恐龍(恐竜)”,最初由中国地质学家章鸿钊提出,后来在中文地区广泛使用。

历史上可追溯到最早有明确记录的恐龙化石是1677年由牛津大学博物学家罗伯特·普劳特发现的,其后在1824年被英国地质学家威廉·布克兰命名为斑龙的化石。

转机发生在1861年身为鸟类的始祖鸟化石被发现,其与身为恐龙的美颌龙化石差别只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其后1970年代,不少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鸟型恐龙的一支。1990年代中后期,古生物学家开始在中国发现大量的化石证据,中华龙鸟、尾羽龙、北票龙等有直接羽毛证据的有羽毛恐龙相继被发现,为恐龙与鸟类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愈渐明确的线索,直指鸟类为恐龙的直系后代,于此同时,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也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化石材料上的空白,在2010年代正式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进一步被认定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总目直系”整个演变过程竟然翻转成现在我们日常能见到的鸡、鸭、鹅、麻雀、孔雀、企鹅、鸵鸟才是真正的恐龙后代。根据严格的亲缘分支分类法定义,一个天然的演化支应包含单一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若以此方法来看,所有鸟类都为恐龙,而恐龙并没有灭亡。大部分古生物学家将鸟类归类于恐龙-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手盗龙类(为啥不是鸟臀目呢?)

所以现在倘若再跟孩子们讲这段历史,应该改为:“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大部分非鸟型恐龙在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中绝灭。仅有鸟型恐龙,也就是鸟类这个分支存活下来“才更为严谨一点了。(该段内容源自维基百科以及数位考古学专家朋友口述)
无齿翼龙(Pteranodon)

套装里面最小的一具化石模型来自于无齿翼龙(Pteranodon),希腊文的意思是“没有牙的翅膀”。这个被大部分人误认为翼手龙的家伙,自己就是一个生物属别,其与更早出现的翼龙类,如喙嘴翼龙、翼手龙属所不同,无齿翼龙拥有缺乏牙齿的喙状嘴,类似于现代的鸟类。无齿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康尼亚克阶到坎潘阶,约8,800万年前到8,000万年前)的北美洲,化石产地遍布美国各地(堪萨斯州、阿拉巴马州、内布拉斯加州、怀俄明州、与南达科他州),是最大的翼龙类之一,翼展长达9米长;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飞行中生代爬虫类”。

选择无齿翼龙作为第一个生物的其中原因便是,翼龙经常被大众媒体或者大众读物之中被当成飞行的恐龙,可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的,恐龙值得是特定陆地爬行动物,能采取直立步态的生物,但并不包括天上飞的和海里游的,所以翼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等等均不属于恐龙,这点在说明书之中对于无齿翼龙一段也有说明。


无齿翼龙模型由于尺寸比较小,所以总体来说形似足矣,实话说,刚搭建完成的时候第一眼看到我几乎笑出了声。这最具辨识度的头部设计由于尺寸问题无法突出太多的细节,但是没有牙齿这点是可以肯定的,或许是设计师原本打算做更为出名的翼手龙,却无奈与无法为其添加众多的细齿,最后索性做成了无齿翼龙。从裂开的喙部到突出的颅顶外加两只深邃的“大眼睛”(实际上应该是眼眶),都透露出一度浓浓的萌态。幸好整个头部与躯干通过两个关节零件链接,可提供足够的运动范围。

同样由于尺寸的原因,无齿翼龙的肋骨部分只能使用小牙零件,但可惜缺少了无齿翼龙标志性的胸骨部分。翅膀的塑造绝对可以点赞,躯干延伸出来的铰链零件不但可以让翅膀沿着X轴360°回转,还能沿着Y轴做出正负90°的上下折叠,这可以让玩家将其拜访成自己所喜爱的姿态,譬如那些猎食时候的俯冲姿态等等。总体来说,无齿翼龙除了看着比较萌以外,基本还原出了其原有的姿态。
三角龙(Triceratops)

三角龙应该是最为家喻户晓的食草恐龙,这种希腊文意思为“有三只角的脸”的家伙生活在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北美洲的晚白垩纪,在美国发现的化石尤其多,在加拿大、墨西哥也有大量出土。并且从幼崽到成年化石均有,以至于几乎是个自然生物博物馆都能看到一具属于这家伙的化石。作为所有恐龙物种最晚出现的恐龙种类之一,也是最大、最后出现的角龙科恐龙,三角龙占据了恐龙行将灭绝时期,即晚期白垩纪的大部分陆地生态系、作为货真价实的恐龙,其归属于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一属。这其中鸟臀目的意思就是具有类似鸟类的髋关节,拥有类似鸟类的骨盆结构,耻骨朝向后方。这一点在模型之中还原十分到位。



巨大的头盾、眼窝骨上延伸出来两根巨大犄角和口鼻部上方一根鼻角所组成的三个明显大角,外加如鹦鹉一样的喙状嘴巴,是三角龙最为显著的辨识方法。这些特点同样被精准还原出来,特别是喙的上下闭合形状,简直一模一样。另外有点意思的就是肩胛骨部分,理论上三角龙的肩胛骨通过肌肉韧带与前腿连接的,但是模型上巨大的肩胛骨并没有被固定处理,相反加入了铰链,我猜也许这可活动结构是暗示,所展出的恐龙化石这一部分属于骨折状态吧。毕竟从古生物病理学来看,三角龙的肩胛骨化石研究发现,部分三角龙存在肩胛骨病理性内弯并容易造成骨折状态(具体可参照书籍《DINOSORE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Dinosaur Paleopathology and Related Topics—1838-2001》)


设计师还巧妙地利用了担架零件作为模型之中的脊椎部分,方便用以固定两侧各四根的肋骨化石,虽然真正的三角龙肋骨数量远不止这8根,但是作为一个模型,这部分的模拟已经十分到位了。至于尾部的设计简直不能再棒了,几乎每一个尾椎都能活动,加上所使用的小锯齿零件,还原出来的整条尾骨惟妙惟俏。脚趾部分所使用的的三脚趾设计,也很好地暗示出了三角龙的前脚掌有五个脚趾,但只有前三趾协助支撑体重,另外两个脚趾已退化的情况。



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一直以来,从所发掘到的大型角龙化石来看,似乎亚洲范围之内这种动物是缺失的,生活在北美白垩纪晚期的所有恐龙类群在亚洲都有相应的发掘记录,唯独少了大型角龙。直到2008年,考古学家在山东诸城发现了确切无疑的大型角龙化石才宣告破案,随后这个头骨化石被命名为中国角龙。中国角龙不但具有头前部的30厘米粗壮直角以外,更在头盾上方有至少十个短小而向前弯曲的角(颈盾缘骨突),各项数据证明其体型十分庞大,其后发现的一块肩胛骨长度甚至超过了目前北美已知最大的角龙,所以有学者认为大型角龙最初起源于亚洲,其后迁徙到了北美。这点上中国考古界功不可没!



霸王龙(T. Rex)

臭名昭著的霸王龙(T. Rex)应该是最为大众所熟悉的一种肉食性恐龙。暴龙(学名:Tyrannosaurus rex)又名霸王龙,作为恐龙蜥臀目代表物种,也是暴龙属(Tyrannosaurus)目前仅有的一个有效物种,属于霸王龙科的巨型兽脚类恐龙。其身长估计可达13米,臀部高度约4米,体重约6.8公吨。从霸王龙骨架模型的1:32比例倒退计算,这次模型连带舒展开尾巴全长40cm,应该参考的迄今为止所发现的30多只霸王龙化石之中,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具化石—SUE。得名于1990年在南达科他州将其发掘出来的商业发掘者Sue Hendrickson。当然SUE也以840万美元创造了化石拍卖价格天价,资金来源于麦当劳、迪士尼以及私人捐助者,最终由Field Museum收藏,最近,SUE有了自己的新家,位于格里芬进化星球大厅(Griffin Halls of Evolving Planet),与著名的320万年前的原始人,美少女露西模型待在了一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专属网页:https://www.fieldmuseum.org/exhibitions/evolving-planet)


扯远了,回头看看霸王龙的模型,因为有了前面两只的搭建,所以孩子对于搭建第三只霸王龙貌似更加轻车熟驾。而我在观察霸王龙的时候,首先下意识地去寻找其作为蜥臀目最为明显的特征—朝前的耻骨,1X2的斜面转很好地模仿了这一特征,而最容易被误认为是向前耻骨的胸部下镰刀形构建,其实应该是胸骨末端啦,毕竟真的没有办法再为其添加更多的骨头了。尾巴与三角龙拼法如出一辙,只是细节更甚,长度也更长。两只小短手真的可谓形神兼似,至于脚掌方面,其实 并没有真正连在躯干小腿上,不过考虑到化石啦,难不成还骨肉相连么?






头骨是大家伙最为关注的地方了。也是本次整个套装之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构建群。2个2019才首次出现的白色1×2拱形窗户零件,外加白色2×3岩石零件巧妙地将霸王龙科特有的固定、拱形鼻骨完美塑造出来。这里说个小知识,霸王龙的强大不仅仅在于个头上,其惊人的咬合力除了发达的肌肉以外,还得益于这个特有的固定拱形鼻骨,比其他肉食性恐龙未固定鼻骨更为坚固,当捕食撕咬猎物的时候,未固定鼻骨会轻微分开,而霸王龙的固定鼻骨则能彻底将所有的咬合力传递到猎物身上。


下颌骨很意外地使用了两个机器人手臂零件作为连接,而不是更为坚固的铰链零件这点我是没想明白的,不过也正因为这点,当整个模型完成之后,孩子惊喜地发现,当捎带上前端所提及的两只小短手,这货完全可以抛弃威武的身段,摇身一变成为一只双手比“yeah”、无比赖皮的“龅牙龙”(孩子给起的名字)。

这里再给孩子们加一个小知识,霸王龙和三角龙这组捕食CP组合,谁更强一点,这个是恐龙考古学界别一直以来的争论,有研究机构甚至复制了霸王龙的皮肤以及三角龙的头骨,在一定速度下进行正面碰撞,结果证明,三角龙鼻部主角的确可以刺穿霸王龙的皮肤,但是自己的头盾以及两个眉角也因此折断。从后来发现的两具因为地震被掩埋的三角龙和矮型霸王龙可以清楚看出,霸王龙的两只牙齿留在了三角龙颈部,而霸王龙的头骨也留下了清晰被撞击的凹陷坑。更多的时候,三角龙对于霸王龙的一对一单练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从各种出土的三角龙头骨可以发现,不少化石的头盾处,都有十分明显的霸王龙咬合伤痕,并且这些伤痕大多都没有愈合,也就是三角龙多数当场毙命了。为此从骨架散落方式不难看出,这个被大部分人所认为用作抵挡攻击的头盾骨,很有可能成为了霸王龙捕食三角龙最方便的地方,请大家脑补一下,头盾等于易拉罐拉环的场景。哈哈哈哈!




Lego智人
Lego智人原本不在原设计方案之内,不过作为一个博物馆,出现一个这样的小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大家肯定不知道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些彩蛋,首先智人所戴的帽子,正是官方设计师尼尔斯日常所带的牛仔帽,而水杯则是尼尔斯一直以来使用的款式。至于尼尔斯本人,正是lego 人仔里面著名骷髅人仔的原设计师,手动点赞是免不了的。

槽点完全可以接受
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自打确定发售之后,其实有不少LEGO粉丝一直在吐槽为什么没有沿用原作者所使用的深色零件,毕竟真正恐龙化石骨头的颜色都颇深。我估计根本原因在于,倘若官方坚持使用原设计配色,那么大部分的零件需要重新生产对应的新颜色零件,势必增加了不少成本与功夫。而且我是不会大声告诉你,在一切LEGO零件的颜色之中,唯独纯白色是自带变色属性的,如果你真的希望这套化石能有着如博物馆一般的样子,那么不妨每天让这几条恐龙化石晒晒太阳,很快,你就会得到属于你自己的,发黄了的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 哈哈哈哈!

至于大家更为关注的为何选择霸王龙、三角龙以及无齿翼龙作为套装最终定款,我猜测一个因为三者均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属于统一生态圈下的邻居,另外各自代表了恐龙类别之中的蜥臀目、鸟臀目以及鸟型恐龙。并且霸王龙与三角龙自成捕食生态,而无齿翼龙虽然并无法证明其为腐食动物,可谁知道呢?另外一个原因,从LEGO智人小人的发布不难看出,这个套装希望给予拥有者追求自然博物学知识,能从拼砌之中获得教育意义,了解和回顾历史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说到最后
每一次,真的每一次的LEGO套装,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与孩子深度沟通的好机会,每次评测洋洋洒洒的几千字看似冗长,却是因为我觉得所谓的评测如果只是说外表外观如何好,似乎不太符合一个技术记者的习惯,从里面深入挖掘一些内在的知识,然后和孩子边搭边分享从各种途径扒拉回来的信息,似乎这个过程才能满足我不断学习的兴趣爱好以及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你们说是不~哈哈!

希望我这每一篇由爱好而生的闲时小文章,能成为大家和孩子一起加深感情的话题,好了不说了,我要回去搬“试车”的砖了~。
Author Profile

Latest entries
套装评测2019.11.04拼出来的考古学“砖”业—LEGO IDEAS 21320 Dinosaur Fossils
套装评测2019.10.29让你的LEGO Ford Mustang跑起来
套装评测2019.09.30“砖”制的信仰 —首测LEGO 42110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
MOC佳作2019.05.20猫狸 MOC小品 《汽车碰撞实验室》—-论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